您的位置: 首页 / 杂志 / 环球财经 / 正文

三俗熊-或跃在渊:中国铁路新篇章(2)

2013-04-16 16:22:56 作者: 三俗熊-或跃在渊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3月的人代会上,引起最大反响的决议,恐怕就是铁道部改制了。客观地看,这次改制其实很简单,就是政企分开。这种改革,国家不仅提了很久,而且已经做了很多。其他行业都进行了各种尝试,并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从这个角度讲,这种改革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铁路发展和保护国有资产问题

从投资规模来看,中国铁路发展最高峰在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中铁路建设投资规模都超过7000亿元。但到2012年,投资规模却突然下降到约6340亿元,与最高峰的2011年相比降幅近20%。

这不是因为铁路不需要发展。导致铁路投资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实是铁路负债问题。截止到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负债已经达到2.66万亿元。虽然与铁道部和全国地方局的总资本相比,这个债务不算多,但这个规模的负债,每年产生的利息就是天文数字。为偿付债务,近年来铁道部盈利水平逐年下降,2012年已经开始亏损。

中国铁道高速发展产生的巨额负债,已经让国家和银行心生疑虑。虽然铁路未来的前景一片光明,虽然铁路资产从整体来看仍然是良性发展的,但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行政划拨已无法给予更大规模的支持。靠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不仅进一步扩大铁道系统负债规模,还相当于让银行替铁路承担发展风险,而在目前体制下,中国的银行是由国家保底的,最终负担还是落在国家财政上。

放在整体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情况问题不大。但目前中国经济已经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多数国有企业都已经走向市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铁道系统为什么要享受更多特权呢?与此同时,中国货币市场在股市低迷,国家打击农产品投机和严管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下,总数以万亿计的资本找不到出路。

一方面,铁路发展需要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这中间,难道就不能设法走出一条双方获利的生路来?

只要事先充分论证,铁路投资的风险就是可控的,收益也可以预先测算。这种投资形式对社会资本肯定具有一定吸引力。同时由于铁路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社会资本投入铁路建设后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周期才能再拿回来,此过程本身就可以缓解游资过多的问题。只要承担的风险和得到的收益让投资者觉得可以接受,这种投资就会成为良性循环,让目前在投机市场中为祸房地产、农产品的游资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

改制前,铁道部其实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了。2012年,铁道部就新组建合资铁路公司4家,吸引社会资本协议出资570亿元。其中蒙西至华中铁路煤运通道项目作为吸引民间投资的示范项目,吸引社会企业出资378亿。但无论与铁路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还是与社会资本投资能力相比,这个数字无疑还是非常小的。

而且目前这种成立地方性质合资公司,分片单干的做法,本身就不符合铁路系统全盘布局,总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对铁道部进行改制,把铁路建设、运营的职能企业化、公司化,把民企跟国家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转化成民企和国企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打消民间资本的顾虑。只有成立全国性质的铁路投资公司,才能把零散的民间投资整合起来,为整个铁路系统建设贡献力量。

由此可见,铁道部的改制,问题不在该不该改,而在于国家能不能有效控制,改制能不能成功解决目前的问题。只要国家能够控制改制方向,改制就会成为铁路系统新一轮大发展的契机。

至于国有资产是否会流失,笔者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国企改制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有些问题还非常严重。但国有资产流失并不是改制本身造成的,而是有人利用了改制这个机会,钻了改制过程中管理不完善的空子。这种行为首先就是违法的,好比说贪腐是因为官员手中有权力,那么难道为根除贪腐,就把官员手中的权力全都剥夺掉?这岂不是因噎废食吗?

更何况,目前的现行体制下,铁道部难道就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吗?

铁道部系统内官员、职工利用特权,侵占国有资产的问题其实早就暴露出来了,2011年,铁道部就曾召开全路电视电话会议,让全部副局以上干部签署《廉政承诺书》。但因为铁路系统自成体系,从上到下都有自己的一套,国家想管无从下手。改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打破铁道部特权,解决侵占国有资产问题。

铁道部是否会裁员

虽然现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原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已经承诺改制后不会裁员,但上世纪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大批国企职工下岗,铁道部职工难免心有顾虑。

不过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铁路系统正处在大发展阶段,很多高铁线路正在建设,或者待开工,普通线路也在建复线,完善配套设施。客观上看,未来铁路系统不但不会缩减职工人数,反而需要引进更多人才,才能满足铁路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当然,这也不是说改制后一个人都不会裁。过去铁路系统在编职工端的是铁饭碗,不排除铁道部内部存在好吃懒做之徒。改制之后,实行公司化管理,原先躺在体制上多吃多占不干活的那部分人,要么彻底改变工作态度,要么走人。这对铁路发展来说是好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该旗帜鲜明地拥护铁道部改制。

以史为鉴

不过,在改制过程中,社会舆论应当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国家也应该把铁道部改制的整个过程透明公开化。因为铁路系统规模庞大,并且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历史上的铁路系统改革就有过惨痛的教训。100多年前,清政府因为一次失败的铁路系统改革导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进而引发辛亥革命,最终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内战局面。

虽然今天的中国完全不同于庚子国变后的满清,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清政府当年改革铁路体制,虽然具体做法值得商榷,但完善铁路建设的大方向并没有错。之所以导致严重问题,是因为清政府在改革之前没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改革过程中也没有切实进行政策宣传,群众对清政府的具体改革设想和改革措施一无所知,当然会受居心叵测者的挑唆。

这正是当今政府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过去的改革中走过大量弯路,国有资产出现过严重流失,曾经有过下岗潮,所以人民群众,尤其是铁路系统职工听到“改制”这个词才会心有余悸;因为当今中国政府官员中存在严重的贪腐现象,有大量权钱交易,政府的公信力才会岌岌可危;同时中国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也确实导致发展不均衡,社会内部存在相当程度的矛盾。

政府在当今的舆论环境下进行牵涉范围如此之广、规模如此之大的改制,犹如逆水行舟于险滩之上,不仅困难重重,同时有很大风险。故此,这次铁道部改制是中央需要严肃对待的一次重大事件,万一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信任危机。

笔者通过很多渠道了解到,目前政府在宣传工作上已经改变了态度,对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通知式宣传已经做了深入认真的检讨。笔者一直认为,在中国,只要中央政府重视了,想做好,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相信中央一定能抓住铁道部改制的契机,使铁路系统重新焕发活力,同时重塑政府的公信力。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环球财经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