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全球荟萃 / 今日民主 / 正文

刘智博:澳洲文化的两大特征与两大禁忌

2015-04-13 12:45:00 作者: 刘智博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另一个文化特点就是多元化(diversity),之前在国内时一个美国人跟我说”We celebrate diversity”,我当时还不是很有感触,但到了澳洲才体会到什么叫多元化。

继续澳洲的话题。今天想谈两个方面,即我所理解到的澳洲文化上的两个鲜明的特征以及两个禁忌。先说一下澳洲总体上的政治经济情况。

从经济上讲,澳洲人均GDP大概在3.7-3.8万美元左右,相当于英法日的水平,也是非常发达的。不过与美国这种奋斗立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的是,这个国家主要依靠矿业,因为物产实在太富饶了,铁矿、铝土矿、金矿等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2、3年之前据说又刚发现了世界级大油田,实在是太爽了,因此只靠卖资源就够这几千万人爽歪歪地过几百年,国家整个就一天生的富二代。所以以矿业为中心,金融业、零售业也都发展得不错,因为企业和个人容易赚钱,就把钱交给金融机构打理,同时还需要经常消费。另外一点与欧美不同的是,这个国家从未发生过经济危机,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矿业,因为一发生危机,各国政府就往往以引导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这时就需要更多量地向澳洲买自然资源,于是澳洲又被称为“幸运之邦”。另外,澳洲的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也非常发达,尤其是牛肉、海产品、水果等都是享誉世界的。

澳洲的政治也大概是两党制,一方是工党,一方是自由党与国家党组成的联盟。不过,澳大利亚的政治,就像这个国家一样,始终比较平静,没什么太多波澜。澳大利亚在国际政治上也没什么太高的地位,所以总体上大家对政治的关注程度并没那么高,可能比美国还要低。听说澳洲政客的总体水平也都比较低。曾经跟一个在澳洲住过多年的英国人谈起澳洲的政治,我说想去看看他们政客的演讲和国会辩论之类的,他说澳洲的政客素质和教养都特别差,有什么可看的。

但是澳大利亚的政府清廉程度在外界看来还是非常高的,在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每年12月公布的政府清廉程度指标(CorruptionPerception Index, CPI)中,澳大利亚常年排名前十,与北欧国家、西欧小国以及亚洲的新加坡和日本相当,远高于美国和西欧大国的水平—美国政府可向来不是以清廉著称的。不过,本国人似乎对政府不怎么满意,既觉得他们不怎么清廉,也觉得他们不干事,从80年代就说要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一条高速铁路,结束一直在辩论,现在20多年过去了,啥都没发生。

由于澳洲本身在白人世界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因此他们的心态也比较微妙。既知道自己比不了美国和欧洲的的国力与文化,也觉得好歹我也是白人国家,放眼望去邻居都是亚洲人,那我怎么也应该有点儿天然的高贵吧。因此,澳洲虽然地处南半球,但一样是自称“西方国家” (Western Country)。有少部分人可能对亚洲移民有一些反感,偶尔会在公开场合对亚裔大吼”Go back to Asia”之类的,但在大城市这种情况很少,至少我自己没遇到过,不过总体上那边的人还是非常友善和乐于助人的。

下面来说澳洲在文化上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也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澳洲最早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虽然那已经是近200年前的事情了,而且流放狂人只持续了一二十年就结束了,之后又有大量正常的移民涌入,但今天的澳洲人依旧会对当年那段流放的历史感到不堪,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不谈及自己的隐私。所以,澳洲人是没有身份证的,当初政府为了方便户籍管理,曾经想整一个身份证制度,但老百姓一听就怒了,政府就放弃了。当然美国也是没有身份证的,美国国内的身份主要是靠驾照和社会保险证号(SSN)来证明。不过西欧应该是有部分国家有身份证的,以前有个比利时的同事就给我看过他的ID card,就跟我们的二代身份证差不多,有照片和个人姓名等基本信息,不同的是他们的ID卡还有一个IC卡式的芯片。他说如果他开车到邻近国家去,可以不带护照,带这个身份证就行了。

不过,澳洲没有这东东,老百姓不喜欢。我在澳洲工作时也发现,无论是我们公司还是客户公司,办公室门上和工位上都是没有名牌的,你也不知道谁对谁,这点比较麻烦,找个人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见到了人也不知道怎么打招呼。这可能都跟他们这种心中隐隐的关于祖先不光彩身份的微妙心态有关。这点是我在一个英国人移民澳洲之后写了一本关于澳洲文化的书里提到的,我自己也有这样一些相关感受,所以就联系起来了,但还不能确定是否真的完全如此。

另一个文化特点就是多元化(diversity),之前在国内时一个美国人跟我说”We celebrate diversity”,我当时还不是很有感触,但到了澳洲才体会到什么叫多元化。虽说是一个白人为主的国家,但那里也有非常多的少数族裔,包括华、韩、日、越、泰、菲、印、中东等,也有之前提到的意大利,还有不少美国和西欧尤其是英国人在澳洲工作,因为生活质量高。所以这是一个大熔炉。这个国家也非常重视保护其文化的多样性,包括种族,也包括性别、性取向、宗教等,对与自己不同的事物也保有比较高的尊重和包容。

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了黑人和墨西哥人没有美国那么多之外,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当大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相差非常之大时,一方面会觉得同理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更需要主动地理解对方的立场与感受,另一方面,思维模式也经常受到冲击,因为大家想法和思考及行为方式会很不一样。比如很多可能知道印度人不吃牛肉,但事实上,相当比例的印度人,什么肉都不吃,而且更严格的话,他们有些人连植物的根茎都不吃,因为印度教里一些教义比较严格的教派会认为,这样会破坏植物再生的能力,是对大自然的一种破坏。所以我在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对派的母亲在船上要求吃素食而且看船员端给他的肉汤时的厌恶感,更能感同身受。同时,有不少印度人在理工科方面确实是很有天赋,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非常强。另外,也比较喜欢结党营私。美国人虽然不像中日韩这样纪律性那么强,但真是有天生的领导力和开拓精神,同时美欧澳的人普通更活跃,唱歌跳舞都是好手,其中美国人也要再加一个更字。

华裔在那边总体的生存状态也还不错,以前过去的华人社会地位往往不高,而且自成体系,进入白人主流社会的比较少,无论商界还是政界精英中华人都不多,不过也没有什么太严重的歧视,与当地文化融合在一起,悉尼10%的人口是有华裔血统的。当然,最近这些人,有钱的华人移民过去的一下子爆增,还没等澳洲哥们儿意识到咋回事呢,澳洲的地价就已经被中国买房团炒起来了,搞得他们当地人也开始不爽了。不过好在澳洲地大物博,有的是地皮和房子,因此对社会主流人群生活质量的冲击还不算太恶劣,至少比香港要好得多。另外一个近年来大量增加的群体就是留学生,这些人毕业之后留在当地的也可以进入不错的公司,当个中产,因此总体上华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些年提升得非常快。这也让本来宁静的澳洲社会开始掀起一些波澜,我也能隐约感到他们对这些来到澳洲的新华人以及中国这个国家的忧虑,甚至曾经有个澳洲的同事很无厘头地跟我说,中国肯定是下一个超级大国了,那中国不会侵略我们吧?我汗死了。。。

当然,高晓松老师在《晓松奇谈》中谈到澳洲时主要讲了白人对其他人种的歧视问题,其实这个真是看你怎么看吧。他其实也只是对比了澳洲和美国的情况,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比较意义并不大。

下面再谈澳洲文化上的两个禁忌。那本介绍澳洲文化的书里面就曾经提到,澳洲人乐天派比较多,生活无忧无虑,也经常喜欢开玩笑,但有两个方面的话题是文化禁忌,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一是澳新军团(ANZAC),二是土著问题。

澳洲有很强的军事传统。这点我想可能没仔细了解过澳洲的人都会觉得很惊讶,包括我在内,来澳洲之前是完全不了解这一点的,但我到这边第一天就有了很强烈的感受。那天是9月1号,我中午的时候在city里闲逛,到了Martin Place,正好遇到一个纪念仪式,那里有一座纪念雕像,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胸前挂满勋章,还有很多10岁左右的孩子穿着海军的制服组成仪仗队,也有领导讲话啥的,搞得非常庄重。像这样的纪念场所,每个州及每个主要城市都有。墨尔本也有维多利亚州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纪念堂(The Shrine of Remembrance),搞得跟国会似的。

悉尼市中心Martin Place的烈士纪念碑

墨尔本的Shirne of Remembrance

虽然说在我有限的军事史知识里,我翻来覆去也没想出来一战和二战里哪位名将是澳洲人,而且澳大利亚毕竟身处南半球一个遥远的角落,但由于跟英国的关系紧密,因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常组成联军协同英军作战,因此其实参加了20世纪世界的主要战争,比如在二战中莫尔兹比港保卫战。还有就是在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中,德军悍将隆美尔被英军蒙哥马利元帅击败,随即迅速逃窜,并在英军必经之路上铺设了大范围的地雷阵,被称为“魔鬼的花园”,而担任排雷先头部队的便是澳新军团,这当然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后来查了些资料,澳新军团经常以作战顽强而著称,但毕竟不是抗击敌人的主力部队,因此往往容易受到忽视,时而跟自己的母国的皇家军队还有不和,所以反而会很强调对自己所做贡献的重视,因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将“澳新军团日(ANZAC Day)”定为全国性的法定假日,在澳洲是4月25日,本来是纪念一战中在在加里波利之战牺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简称澳新军团)将士的日子,以缅怀他们为国牺牲的勇敢精神,不过现在其意义已经远远不止于纪念一场战役,而是类似于建军节这样的节日了,但以中国之尚武,尚且未把建军节列为法定假日,可见澳洲对于传承自身军事传统的重视。在悉尼的Darling Harbour,还有海军博物馆所陈列的军舰的照片,有驱逐舰、潜艇、巡逻艇等,还有仿制当年库克舰长(Captain Cook)发现澳洲时所乘的奋进号帆船(Endeavor)。

悉尼Darling Harbour的Marine Museum

澳洲还有个问题就是土著,毕竟是抢了人家的地盘,这点大家心里都清楚。后来专门把澳洲最烂的一块地,几乎不适合人类居住,全是沙漠和荒原,划给土著来居住,叫北领地(Nort Territory,NT)。现在政府也给土著发额外的补助,相当于是把他们养起来,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难于融入主流社会等问题,他们的平均生活水平肯定还是澳洲各族群中最低,犯罪率也最高。所以一般大家新到澳洲的,都肯定不愿意住在他们附近。

责任编辑:旺旺
来源: 四月网
相关推荐: 澳洲禁忌特征文化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